大暑至消暑宜清熱祛濕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每日新報 作者: 編輯:曹琦 2021-07-21 09:15:00

內容提要:大暑,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夏季最後一個節氣。《通緯·孝經援神契》曰:『小暑後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古籍中稱『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所以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大暑,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夏季最後一個節氣。《通緯·孝經援神契》曰:“小暑後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古籍中稱“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所以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暑、濕為夏天主令,且常夾有火熱之氣。一般來說,暑為陽邪,性炎熱、外散,易傷津耗氣;濕為陰邪,濕性重濁,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大暑時期氣候炎熱,很容易出汗,汗為心之液,出汗多了易傷津耗氣。大暑季陽熱下降,水汽上騰,故在此季節,感受濕邪者較多,不出汗又無法很好地排除內裡燥熱,大暑之際易順其天地,合理清熱、祛濕、補氣陰。

  清熱消暑

  大暑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食兩用食材,如菊花、荷葉、蓮心、竹葉、薄荷等來祛暑,以利於暑邪的外散。清熱應偏於辛涼浮散,而不宜苦寒沈降,即所謂的“夏宜用浮”。

  健脾除濕

  濕邪是大暑另一大邪氣,加上夏天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濕邪較重的癥狀。所以應經常服用健脾利濕之品。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濕及淡滲利濕的藥食兩用食材,如茯苓、薏仁、芡實、白扁豆等,不主張用溫燥之品,如陳皮等,以免傷陰,助長暑熱。

  補益氣陰

  暑邪易傷津耗氣,人體大多偏虛,出汗多,常感口渴、疲乏,是氣陰兩虛的典型表現,故夏天宜常用益氣陰、生津之品。中醫有“冬補三九,夏養三伏”的說法,尤其在伏天,人體更加虛弱,天氣越熱,越要注意保護正氣。一般多選用西洋參、麥冬、山藥等藥性平和、偏涼的補益藥食兩用食材。對氣虛較明顯者,可選擇黨參、黃?等補益作用相對較強的藥食兩用食材。大暑節氣不宜選用大溫大熱、油膩的補品,如桂圓、羊肉等,以防止生火。

  專家推薦養生膳食

  1.荷葉蓮子粥

  荷葉100g、蓮子50克,蓮子用水泡好備用。鍋點火倒入水,放入荷葉大火煮30分鍾左右,將荷葉撈出,放入米煮至半熟時放入蓮子煮至軟爛即可食用。荷葉性味苦澀,平,歸肝、脾、胃、心經。有清暑利濕、昇發清陽、涼血止血等功效。蓮子入脾、腎、心經。荷葉蓮子粥清熱醒脾,補脾止瀉,補中養神,健脾補胃。荷葉蓮子粥是大暑節氣首選。

  2.扁荷粥

  白扁豆50克、荷葉100克、大米50克。將扁豆、大米淘洗乾淨,荷葉洗淨切絲。先取扁豆煮沸後,下大米煮至扁豆黏軟時,再下荷葉,煮20分鍾後即成,每日1劑。可清暑利濕,和胃厚腸,降脂祛膩,適用於暑熱癥。

  3.薏仁芡實山藥粥

  芡實、薏仁、山藥各150克,芡實、薏仁均洗淨,泡水1小時;山藥洗淨,切片備用,鍋中倒入適量的水,放入芡實及薏仁煮開,放入山藥改小火煮至軟爛即可。芡實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芡實首見於《神農本草經》,被視為延年益壽的上品,認為其具有“補中、除暑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等作用。薏米甘、淡,涼。歸脾、胃、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痺,排膿,解毒散結。山藥味甘,溫,平,無毒。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功效。三者同用相得益彰,互補缺失,是健脾去濕的佳品。

  原文作者

  於文龍,天津雅安光電科技園區科學技術協會委員,保健調理師高級技師、人社部公共營養師高級技師。

  陸小左,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工程學院院長,中醫診斷學學科帶頭人,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診斷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委員、臨床診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天津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認證中心命審題專家。

  鄭運良,新健康欄目特約顧問、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分會會長、天津市健康管理協會副會長、人社部心理諮詢師、公共營養師高級考評員、人社局營養配餐裁判員、天津餐飲協會膳食營養專業委員會顧問、天津疫情期間膳食營養及心理健康乾預專家組副組長。綜合整理 新報記者 苗娜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