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提示買理財一定要謹慎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今晚報 作者: 編輯:曹琦 2022-11-30 09:14:00

內容提要:11月份以來,國內媒體報道多家銀行淨值型理財產品表現不佳,甚至部分標識中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淨值也明顯下降,引發社會關注。記者調查了解到,近期一些懷著焦慮心情的市民和銀行之間的糾紛明顯增多。本市金融和法律業內人士為人們理性維權提供建議,並提示通過電子渠道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謹慎。

  11月份以來,國內媒體報道多家銀行淨值型理財產品表現不佳,甚至部分標識中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淨值也明顯下降,引發社會關注。記者調查了解到,近期一些懷著焦慮心情的市民和銀行之間的糾紛明顯增多。本市金融和法律業內人士為人們理性維權提供建議,並提示通過電子渠道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謹慎。

  “看看這手機銀行裡的淨值,我覺得買的不是銀行理財產品,因為它虧得像基金或股票一樣。”市民陳先生指著手機上一款銀行理財產品的每日淨值郁悶地說,“還沒到贖回期,只能看著被套了。”記者了解到,近期很多投資者都有陳先生這樣的糟心感受,不少人趁產品處於開放期紛紛贖回。有銀行部分理財產品近日出現觸碰巨額贖回上限的情況。

  記者從本市多家銀行獲悉,一些市民認為當初認購的中低風險理財產品被“銀行誤導了”,銀行近期受理的投訴糾紛也明顯增多。本市金融業內人士指出,這些銀行的中低風險理財產品有大量的資金投向原本被視為低風險的債券市場,而近期債券價格大幅下跌導致產品淨值波動。在監管部門近年來要求下,銀行理財產品估值方法和淨值型披露方式發生了改變,運用市值法資產價格的波動會直接體現在淨值上。他們建議投資者不必恐慌,從長期看,有些理財產品可以靜待市場修復。

  與此同時,眾多銀行的銷售人員被要求反復提示投資者注意:“業績比較基准”用於確定理財產品管理人是否收取超額業績報酬,不代表理財產品的未來表現和實際收益。理財產品遵循“賣者盡責,買者自負”原則,不再是保本保收益的“剛性兌付”。

  天津市金融消費糾紛調解中心的法律專業人士指出:根據國家監管部門有關規定,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金融機構應當堅持投資人利益優先原則,注重根據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銷售不同風險等級的產品,向客戶充分揭示產品特點和投資風險,把合適的產品銷售給合適的消費者,同時加強業務人員合規培訓,強化對理財產品相關風險的信息披露和提示。

  特別要提示消費者注意的是,很多理財產品是客戶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購買的。監管部門要求商業銀行代理銷售業務時,通過電子渠道銷售的,應由客戶通過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要求的電子方式逐一確認。銀行在客戶購買過程中,通過電子確認的方式進行了相應的風險提醒和告知,而客戶在閱讀後仍然購買了該理財產品,此筆投資造成的損失,在法律上會認定由客戶承擔。因此,重點建議消費者通過電子渠道自行購買理財產品時,要提高金融知識素養和風險識別能力,增強風險責任意識,認真閱讀有關產品條款、產品說明書,了解產品風險特點,根據自身的經濟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的金融產品,理性投資。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