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種 立冬收 御河邊的歲時味道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今晚報 單煒煒 編輯:曹琦 2025-11-07 10:04:00

內容提要:『在立秋頭三天開始種,到了立冬就能收。』在靜海區陳官屯鎮紀家莊村,作為天津市級非遺項目陳官屯冬菜制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紀執來,也開始了今年的大白菜收獲。

  天津北方網訊:“在立秋頭三天開始種,到了立冬就能收。”在靜海區陳官屯鎮紀家莊村,作為天津市級非遺項目陳官屯冬菜制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紀執來,也開始了今年的大白菜收獲。

  作為天津冬菜制作的“主料”,陳官屯的大白菜種植歷史悠久。大白菜在《詩經》裡謂之“菘”,《靜海縣志》中有記載:“昔周顒(南朝齊國人)稱鄉味之美,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是也,味美而食久,運河沿岸產者最優良。”據說,當地種植白菜時間可追溯到明朝。南運河的水甘甜,兩岸土質優良,因此南運河又被稱作御河,大白菜也有了“御河菜”的美譽。

  紀執來介紹說,當地的大白菜屬於“大核桃紋青麻葉”,有棵大、梆厚、肉多、筋細、脆甜的特點。這裡一棵大白菜一般有十六七斤重,有的能長到20斤,“我們合作社20畝地,今年能收五六十萬斤。”

  “立冬,家家收白菜。”在紀執來的記憶中,過去御河邊上種的都是大白菜,“當時趕著大馬車都停在田邊,白菜地耕得淺,過車的話怕把地壓壞了。”所以農戶把白菜挑到道邊,再往外拉。

  過去,在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城市裡家家戶戶冬儲大白菜的“工程”就從立冬開始。住平房裡,都用小被子蓋著碼好的白菜堆,住樓房的只能和煤球一樣堆滿樓道了,二三百斤過一冬天,其實到嘴的不過三分之一。

  “村裡也家家做冬菜。”紀執來說,冬菜一年可做兩季,立冬前後這十來天,就是秋冬菜制作的最佳時間。做冬菜是以切塊、晾曬為始,“我小時候,放學回家先擇菜,然後大人切菜,能乾到晚上十一二點。”整個村子都散溢出清冽的香氣,是記憶裡不可磨滅的“家鄉味道”。

  大多數農作物“畏寒”,而大白菜經過“適度”的霜凍口感更甜。“一般在零下3℃左右口感最佳,所以農戶大多在早上氣溫低時抓緊收。”早上也就成為鄉間最忙碌的時段。紀執來說,過去地裡收上來的白菜有一部分要經過窖藏,這樣能一直賣到轉年3月,“那個‘青黃不接’的日子口,最缺蔬菜。”

  3月初驚蟄過後,窖藏大白菜就可以拿來做春冬菜了。“春季乾燥,此時的冬儲大白菜已自然蒸發水分。”紀執來說,這種“春坯”做出來的冬菜,呈金黃色,聞著香、入口甜味大。“100斤的大白菜放到春天做,纔能出七八斤的精品冬菜。”與機械操作相比,紀執來一直堅持傳統的手工操作,傳承的這一份“手藝”,讓“津冬菜”得到了市場廣泛認可。

  守天時,大自然饋贈以豐腴的物產;守匠技,留住了“鄉愁味道”。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我們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3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